泰山玻璃纤维
浙江大汇-承载膜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天骐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快报 » 正文

苏州赛力菲:成功实现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产业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5  来源:纺织导报  浏览次数:225
  苏州赛力菲陶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菲公司”)是国内首家进行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系列纤维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创新”的宗旨,成功实现了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的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防和空间技术、现代核能、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各种高性能新材料的需求日渐迫切。碳化硅纤维是多晶陶瓷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抗氧化、抗蠕变、耐化学腐蚀、耐盐雾等优点,是多领域迫切需要的高性能纤维材料。

自主研发  打破日美长期垄断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技术由日本东北大学矢岛圣使教授等人于1975年开始研发,日本碳素有限公司于1983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目前国际上只有日本和美国等极少数国家掌握该技术,由于其涉及敏感的军事应用,日美等国长期以来一直对我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出口限制。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自己的碳化硅纤维,以国防科技大学冯春祥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经过艰苦的探索,于1991年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连续碳化硅纤维实验生产线。

苏州赛力菲陶纤有限公司生产的碳化硅纤维

2005年,在江苏省和苏州市政府的推动下,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实施产业化开发,苏州赛力菲陶纤有限公司成立并落户苏州新区。公司聘请了冯春祥教授为总工程师,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科研团队,先后建成省级、国家级工程中心,并与中科院纳米所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通过艰苦攻关,自主研发,赛力菲公司掌握了可纺性陶瓷先驱体的合成、500孔纤维大丝束脆性纤维的连续成形、低氧含量不熔化以及获得均质微晶结构的烧结工艺等核心技术,并实现了关键核心装备自制,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连续碳化硅纤维生产的企业,一举打破了日美等国长期以来对该类军事敏感材料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

贯通产业链  成功实现产业化

赛力菲公司总经理田秀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由于国外长期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公司在自主研发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碳化硅纤维产业链包含了从聚二甲基硅烷(PDMS)到聚碳硅烷(PCS)、碳化硅纤维、纤维制品。日本的碳化硅纤维产业链,由信越公司、宇部公司、碳素公司、三菱重工等 4 家公司合作完成。而在赛力菲公司,从技术、基础原材料、生产设备到产品,这一切都通过艰苦努力自主开发完成。

苏州赛力菲陶纤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秀梅

赛力菲公司通过在苏州、宿迁、镇江等地多点布局,贯通整个产业链,目前公司可实现年产先驱体原材料30 t、陶瓷先驱体聚碳硅烷10 t、连续碳化硅纤维 2 t、连续碳化硅纤维编织物5 000 m2、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精密构件50万件,成功实现了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产业化。

助力国防伟业  应用前景广阔

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是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耐高温、低密度热结构材料,在航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在民用领域如冶金高温碳套、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隔热高温微粒过滤材料等均有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价值。

2013年1月,赛力菲“年产5吨级聚碳硅烷的制备技术”和“年产吨级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技术”通过了江苏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定,制备技术具有新颖性,工程化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连续碳化硅纤维项目对打破国外封锁、提高我国国防武器装备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田秀梅介绍,赛力菲的产品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我国航天航空等军工领域,销售收入逐年翻倍增长,年产10 t的连续碳化硅纤维产业化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中。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地进行民用领域的应用研发, 目前公司已经与宝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赛力菲的产品作为高温热结构材料和耐腐蚀材料将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环保等众多领域。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4709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