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浙江大汇-承载膜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天骐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玻纤:数字工厂破解变革转型“密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13  来源:山东玻纤  浏览次数:412
核心提示:近年来,中硅会玻纤分会/全国玻纤情报网 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玻纤牢牢把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大势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所趋,按照山东
    近年来,中硅会玻纤分会/全国玻纤情报网 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玻纤牢牢把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大势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所趋”,按照山东能源集团“变革转型年”和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工作要求,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聚焦聚力转型发展、智能创效,不断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系统,打造智能智慧数字工厂,随着年产10万吨高端制造技改项目的正式投入运营,玻纤集团数字运营探赜索隐、攻坚克难,成功破解了企业变革转型高质高效发展的“密码”。
 
1、聚焦数字转型 探索变革“秘诀”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提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谁抢先建成数字化工厂,谁就占得了发展先机。”这是数字化转型深度调研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陈起辉在玻纤集团数字化转型与实践专题培训时传授的“秘诀”。
 
   在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上,山东玻纤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积极构建“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制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可谓一路闯关夺隘,高歌猛进。
 
    以玻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圣国为首的管理团队深刻认识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必做题,而非选择题,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精益化、生产管理的高效化、运营决策的科学化,实现数据变资产、数据创造新价值,实现数字化运营新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经营和发展质量。
 
    继2018年建成卓意玻纤年产8万吨数字化生产线后,玻纤集团坚持市场、效率、效益导向,秉承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精益运营理念,充分吸取首条数字化生产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2019年、2021年相继高标准建成卓意玻纤年产8万吨C-CR特种耐碱纤维和沂水厂区年产10万吨高端制造技改项目,集中运用了一大批“专精特新”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集MES系统、WMS系统、PLC与DCS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于一体,逐步实现从订单下达到产品生产、发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可以说,如今的玻纤集团正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作为产业变革的“金钥匙”,以数字化运营模式转型为载体,以关键生产环节智能化为核心,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运营成本的目的。
 
    “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玻纤行业中国版的工业4.0玻纤制造企业为目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为抓手,循序渐进、持续变革,逐步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数智化技改扩能,全面建设‘管理信息化、生产智能化、运营数字化’的现代化智能智慧工厂!”玻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贵恒信心满满。
 
2、聚焦数字升级  攻克智造“秘笈”
 
    2021年,山东玻纤从临沂市制造企业的“丛林”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员创新企业”。“光环”的背后,是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智慧“秘笈”,指引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征程中披荆斩棘、使命必达。
 
 
    走进玻纤集团数字化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正在 “夜以继日连续操劳”的全自动化物流线,十几辆智能控制AGV运输机器人伴随欢快的音乐忙碌穿梭搬运着运纱车,大量的机器人、机械臂代替了人工作业,一团团锃亮的纤维纱经过自动称重、自动缠膜、自动贴标、自动包装、智能输送到成品立体库的“专属货位”。物流线上的玻纤产品, 如入“无人之境”,川流不息,让参观者目不暇接,啧啧称奇。 
 
    自动化运维小组工程师鞠迪如数家珍:“每条生产线共有两个立体库,调理立库主要是对烘干后的玻纤纱进行缓存调理,可以储存900辆纱车,成品立库有11层、16800个货位,可以储存货物2.2万吨。在后台‘智慧大脑’的调度下,可以自主履行全自动出入库、盘点、货物查询等职能,减去了过去此环节至少50多人的用工!”
 
    坐在卓意玻纤的中控室,独“挡”一面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8万吨数字化生产线各项指标数据,并进行全流程智能监测监控,可谓一“网”打尽、一目了然。
 
    步入引丝现场,在恒温恒湿恒定风流的工作环境下,员工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巡检和调整作业。玻璃原料经过1600多度高温熔炼,均“化身”澄清的玻璃液,经过铑铂合金漏板和高速旋转的拉丝机,再经慢拉系统实现自动“上车”,细化为8~20微米的“银丝”,让你深深体验到“千丝万缕总关情”的神奇和震撼。
 
    “工作强度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用工人数大幅减少。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一名拉丝工可同时管控14个机位,实现劳动强度降低,产能提升,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字玻纤战略发展推进中心主任牛建斌踌躇满志。
 
    工作了十几年的拉丝工任明勤,从以前忙得“脚打后脑勺”,到现在一下子“闲”了下来,在车间里“溜达”成了他的日常工作。“现在是轻松加愉快,有时感觉没得干了,还有些‘不适应’一个炉台一个班只操作一两次,有时一次也不用‘捣鼓’!余下的时间主要在做提升质量方面的‘细功夫’”,任明勤满脸兴奋。
 
    走出车间,一排排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气势恢宏;从全封闭的粉料仓、均化仓、配料仓,到车间的窑头料仓,高耸壮观,其间均实现智能操控;配套建设的自动化废气处理系统亦实现了全天候无人值守,“一键搞定”。
 
    玻纤集团节能环保负责人常印富充满自豪:“我们始终秉承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的理念,‘三废’处理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工厂’‘省级健康企业’,得到省、市、县环保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玻纤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金保侃侃而谈:“过去我们一条年产6万吨的生产线,用工接近300人,现在一条年产10万吨的生产线,用工减少120多人……,数字化生产线的成功转型,让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节节攀升,在人时效率、断丝率、NE指标、能耗强度等方面,我们都敢和行业领跑者比试比试啦!”
 
3、聚焦数字赋能  打造创效“秘钥”
 
    数字化,致广大而尽精微,赋能企业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为打开效益大门的“秘钥”。
 
    如今,在玻纤集团完成的技改数字化生产线上,机器人智能系统占比80%以上,智能控制联结设备占比90%以上,从产品生产、运输到产品包装、入库,均实现了自动化。
 
   技改后的数字化生产线,人时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强度降低30%左右,综合成本大幅下降,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刚刚改造的3#生产线为例,由原设计年产6万吨提升为设计年产10万吨的生产线,用工减少120多人,每年还可节约人工成本1000万元以上,人均产能却提高了3倍,在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人均产能上,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玻纤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生产线采用自主研发的无硼无氟玻璃配方专利技术和大漏板多分拉技术,自主开发新产品80余项,开发浸润剂品种31项。取得创新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41项,获得“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据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山东玻纤预计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082万元~87406万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698万元~19560万元。骄人的业绩背后是玻纤集团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腾飞的孜孜以求和创新实践。
 
   一起向未来,奋进正当时。玻纤集团正抓住新一轮发展大势,以山东能源集团“守正创新年、变革转型年、管理提升年”活动为主线,突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强链补链、价值增值,智能制造、数字运营,不断探寻变革转型、创新创效的“密码”,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4709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