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道生天合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奥德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年中看项目新材料产业篇:抢占高点 书写神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9  来源:威海新闻网  浏览次数:68
核心提示:威海市加速新材料产业项目布局,加大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锻造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力。
年中看项目新材料产业篇:抢占高点 书写神奇-复合材料应用网frpapp.com
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用品正成为民用领域的“明星”材料
 


 抢占高点 书写神奇
 
    ——年中看项目之新材料及制品篇
 
  
    到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这是我市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的远景目标。为此,我市加速新材料产业项目布局,加大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锻造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力。
 
    如今,以拓展纤维、浩然特塑、新元化工、万图高分子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快速崛起,全市新材料产业昂首迈上了高点定位、加速布局、快速发展之路。
 
    ■听故事
 
    海底“掘金”
 
    7月25日上午8点,威海鸿通管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顺义带着几名技术骨干,来到位于南海新区的海洋输油管材项目生产车间,研究海上非金属柔性输油管材生产设备和工艺的优化改进方法。
 
    在一期生产车间内,缠绕机、传送机等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着向机器内添加选衬管材料,为新疆、东营等地油田生产井下用连续输油管材。“缠绕机的运转速度可以再提高”“内拉伸层、骨架层、外保护层的缠绕顺序可以进一步优化”……在观察设备运转的同时,张顺义同几名技术骨干就地商谈起了改进思路和方法。
 
    在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强势崛起的南海新区,鸿通管材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其研发的海洋非金属输油管材堪称填补国内空白的革命性产品。
 
    就在张顺义等人下车间提出设备改进思路的第二天,鸿通管材总经理吴新章从美国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带回了当前国际最前沿的输油管材技术考察心得,这让公司所有技术人员的信心更足了。
 
    在进行海洋非金属输油管研发前,鸿通管材一直从事陆上油田用塑料合金复合管的研发生产,在非金属管材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海洋管材口径更大、长度更长、工艺更复杂,跟陆地用管材截然不同,因此,公司初期在产品工艺上走了不少弯路。
 
    “海洋非金属输油管材是公司抢占行业制高点的拳头产品,没有设备咱就自己造,没有工艺咱就自己摸索。”吴新章给全公司打气。研发之初,吴新章带领研发团队借鉴已有成型生产工艺,对缠绕机进行升级改造,采用拉挤成型的方法进行试制。经过近半年的技术攻关,大口径海洋非金属柔性管成型效果非常理想。
 
    但是设备运转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成型模具磨损十分严重,无法满足长距离连续生产的需求。通过更换各种材质来增加模具的耐磨性也无法改变这一现象,研发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研发人员一筹莫展时,吴新章提出大胆设想,号召大家不要在原有的路子上徘徊不前,要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抛弃现有成型工艺,投入精力研究新的成型工艺。技术出身的吴新章亲自指挥,与研发团队一起奋战在研究一线。经过上百次试验试制,鸿通管材终于克服了这一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型工艺,采用多头、湿法、连续缠绕一步成型技术,既保证了成型效果,又解决了缠绕模具容易磨损这一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鸿通管材在海洋非金属连续管研发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开发的纤维增强聚合物挠性连续复合管性能达到美国石油学会标准,可在水深300米下作业。同时,鸿通管材成功牵头承担国家863计划,进行海洋深水非金属材料复合管研制,旨在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水深500米的非金属海洋复合管,形成成套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加大装备和测试评价体系。

    驾驭新材料领域的“黑马”
 
    7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临港区草庙子镇的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在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大型设备在有序运转,车间流水线上,一束束优质原丝、碳纤维被加工、检测直至最后包装。
 
    公司质管部负责人张洪池告诉记者,车间里正在生产的碳纤维是一种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含碳量超过90%,具有耐高温、耐磨擦、耐腐蚀、重量轻、强度高等特性,是世界新材料领域最先进的高科技替代型复合材料
 
    “碳纤维除用作绝热保温材料外,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其抗拉强度可以达到钢的数倍,是新材料领域的黑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张洪池介绍,碳纤维制品除在宇航、航空、战略武器、高新技术领域应用外,正逐渐快速渗透到体育用品、交通运输、医疗器械等民用领域中。
 
    “从20世纪中期开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就一直被用于高精尖领域,拓展纤维生产出来的碳纤维系列产品也一直在高精尖领域活跃。因此,产品质量成为最好的名片。”张洪池一句话道出拓展纤维获得十余项国家级殊荣的根源所在。
 
    早在1998年春天,为打破国际垄断,拓展纤维引进了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通过对该条生产线进行消化、吸收,张洪池所在的研发团队逐渐掌握了预浸料的生产技术,但是团队成员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继续进行再创新,经过一个个日夜的坚守,一个个难题的攻克,最终成功实现了碳纤维原丝的本地化生产。
 
    有了产品还不行,质量始终是压在张洪池心头的大事。张洪池为此整天泡在车间流水线上,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在对检测设备和工艺改进后,终于确定了原材料审定标准。
 
    备受鼓舞的研发团队又陆续开发出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芳纶纤维等几大系列复合材料产品,这一次张洪池同样没有放松要求,为了能够提供科学的检测数据,张洪池不断地进行试验,可是由于该项技术在国际属领先水平,国内的专家也是少之又少,为了让公司产品更加具有可信度,张洪池专门跑到北京,辗转找到了相关专家,最终实现了公司产品的权威认证。
 
    “如今的拓展纤维已经具备相当的研发和生产实力,我们还在国内首创了阶段性预浸料、半预浸料、风力发电叶片用预浸料和多轴向预浸料,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张洪池介绍,正是公司几近严苛的质量管理机制,才实现了公司产品的不断突破,也顺利攻下全国科研领域的一个个桂冠。
 

 
关键词: 新材料 复材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4709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