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道生天合
华征新材料 奥德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政策驱动 新材料产业厚积薄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7  来源:中国粉体网  作者:刘佳欣  浏览次数:15
核心提示:新材料按组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性能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一些具备新型功能的新材料。新材料,又称为先进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科学家认为,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对人类深入认识物质、对物质的更广泛的利用,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材料按组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性能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随着各个领域对新材料研发的重视,新材料产品不断涌现,并在其应用领域发挥着传统材料难以企及的作用。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催生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现在的每秒百亿次以上;新材料做成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能够多次充电、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移动通信、小型摄像机等设备上;硅光电池能够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并且完全不会造成污染,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和照明;新型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等。可见,新材料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产生活和军事国防,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1、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新材料产业快速扩张。我国新材料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国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发端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新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品种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据我国2012年发布的《新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中国的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到2015年预计将达2万亿元。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产品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无疑是最具增长活力和投资机会的领域之一。

  我国在新材料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可圈可点。新材料品种不断增加,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自给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中国的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说,中国目前已掌握18项新材料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碳纤维,高品质特殊钢和半导体照明材料与芯片等。另外,部分关键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我国自主开发的钽铌铍合金、非晶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超硬材料、间位芳纶和超导材料等生产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2、我国新材料产业问题

  我国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多年来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但是总体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材料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型材料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不足;产学研用相互脱节,产业链条短,新材料推广应用困难,产业发展模式不完善;新材料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研发投入少且分散,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等。

  2.1 企业规模有限

  首先,由于与传统基础化工低门槛、过度竞争的路径不同,新材料的研发投入高、周期长、产业化风险大,一些中小企业往往难以企及。而具备研发生产能力的大型新材料生产企业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其次,一定区域内企业和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缺乏整体合力,缺乏统筹规划。

  另一方面,单就材料本身来看,从研发到量产的投入收益比、周期、风险综合考虑,不具备吸引社会资本的先天优势,使得一些初具资质的中小企业望洋兴叹。

  2.2 缺乏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还没有掌握到核心技术,原创性不多。我国生产的新材料单一品种多,技术集成能力较差,一般性能的新材料都能生产,但质量不够稳定,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从而造成通用产品过剩而高性能新材料主要仍靠进口的局面。另外,我国加工技术及装备制造水产低,长期依赖引进成套制备技术而未能有效消化吸收,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分被动。

  新材料产业是以技术为先导的,因此,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主要是突破高技术壁垒,与此同时,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往往伴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经济效益增强、产品性价比优越、加工工艺环保性明显的特征,因此,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而某一领域的新材料的技术突破,很有可能引发新的产业型革命。然而,我国新材料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型材料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不足。此外,产学研用相互脱节,产业链短,造成一些新材料推广应用困难。

  2.3 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低

  我国发展模式粗放,基本处于资源型、劳力型发展模式。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尚有较大差距,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我国单位GDP所消耗的矿物原料比发达国家高2~4倍,二次资源利用率只相当发达国家水平的1/4~1/3。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水平差,我国稀土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80%,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但其中的2/3以资源或初级产品的方式出口国外。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3、新材料产业改革

  3.1政策导向

  我国政策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宏观把握很重视。2012年2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对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领域进行重点支持。《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种,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今年6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这份计划提出,到2015年,完成200项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立项并启动300项新材料标准研制,开展50项重点标准预研究,争取覆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新材料产品,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体系。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建立起一个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相适应,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

  财政方面,为了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目前,中央财政已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63、973等科技专项也将加大对重点新材料开发的投入力度。据悉,2010年到2012年,每年省级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加大对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对新材料领域新开发的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加大新材料推广应用力度。

  同时,2013年国家和地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将逐步完善,北京、黑龙江、浙江等19个省市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新材料产业专项规划政策。

  在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高云虎表示,未来,国家还将逐步开展新材料企业的认证工作,推进建立新材料产业联盟,完善新材料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引导和规范新材料产业有序发展。

  3.2 企业方面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的支持力度固然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但一个产业的发展更主要的还是在于企业本身。因此,企业应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要具备对市场和技术的敏感度和积极的创新意识,还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技术研发,从而寻找新的增长点。
  
  产品研发方面,新材料是高技术为基础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因此,与传统材料不同,新材料往往具有小批量生产、高技术含量、需求替代的共性特征。企业应着力筹措资金在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上下苦功,重点开发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新材料产品。例如特种高分子材料、非线性光学晶体、高温合金和功能陶瓷等。

  生产方式方面。目前新材料产业发展已呈现出专业化、复合化、精细化的趋势,企业应抓住当前的政策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改变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引入健康的轨道。

  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应加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自身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并围绕新材料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同时,组织实施重点新材料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4、结语

  在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高云虎认为,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新材料产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迫切需要以新材料作为新的增长点。因此,未来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然而,新兴行业在发展初期往往会有一些弊端。就新材料产业而言,该行业先期投入很大,而回报周期长,个别企业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竞争和偷税漏税等违规行为扩大利润,造成行业内秩序混乱。新材料产业发展难,产业很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首先是要解决产业秩序的问题,就要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还要重视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等问题。

  相关政策的完善及落实必将成为市场空间拓展的推动力。但是,由于新材料行业发展还不完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盲目上马投资建设生产线,可能会出现产能集中释放而导致供求失衡。因此,地方政府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非常关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并审时度势,客观冷静地把握并推进新材料发展的步伐。企业也应洞察市场、客观评价自身实力,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才能在新材料发展的大潮中逐浪前进。(本文作者系中国工业杂志编辑 刘佳欣)

 
关键词: 新材料 复合材料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00539号-1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